发布时间:2025-04-03 来源:星空体育官网入口
笔者在零跑B10的社群里看到不少车友在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也有人开口就说零跑B10用的是杂牌电池(正力新能:我招谁惹谁了?),甚至有人称被动力电池给劝退了。那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B10的动力电池到底是个啥水平?
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国家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车辆装载的动力电池的相关信息都会在工信部备案并公开了。经查询得知,零跑B10目前在工信部备案了4款车型,具体的型号及配件信息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零跑B10共有2个动力电池供应商,分别是欣旺达跟正力新能。看来购买了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朋友对欣旺达应该比较熟悉,已给小鹏G9、理想L系列、极氪001等20万以上的车型供应电池,品质得到有力背书,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那么正力新能是家什么企业呢?
正力新能的前身是塔菲尔电池,根据网络信息,塔菲尔创始人龙绘锦 2011 年至 2014 年曾在宁德时代的前身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任职,从宁德时代离职后创立了塔菲尔公司。部分业内的人表示,塔菲尔部分技术团队来自宁德时代,他们参与过宁德时代和宝马的动力电池的研发。塔菲尔前期跟宁德时代一样,主攻三元技术路线年的时候,塔菲尔首次进入中国动力电池企业 20 强,2020年初单月装机量占到行业第七。2022年,受其与宁德时代的专利官司败诉等原因的影响,塔菲尔将核心业务及资产转让给正力新能。综上,正力新能是有动力电池研发的技术积累的,虽然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有几率会使公司人事动荡,但通过其后续的市场占有率表现,正力新能应该是实现了组织变革的平稳过渡。
上边提到塔菲尔的前期产品主要为三元电池,但是其在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上是有技术储备的。网络信息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塔菲尔就推出军工需求的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超过10000次。随着整个动力行业往磷酸铁锂的转向,塔菲尔转变为正力新能之后,其磷酸铁锂的电池出货量连年迅速增加,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2024年的正力新能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为8.22Gwh,市场占有率占比为2.01%,看似不多,但是其实跟欣旺达2.88%、中创新航5.76%的市场占有率,差距也并不十分明显。毕竟宁德跟比亚迪两家就占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
零部件企业要进入整车厂供应体系,需通过多维度审查,涉及技术、质量、生产及合作能力等核心环节。
网络信息数据显示,正力新能为一汽红旗、广汽传祺、上汽通用五菱、零跑等整车企业配套,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正力新能还为广汽丰田的铂智 3X以及上汽通用的GL8陆尊混动版供应电池。能进入诸多车企的供应链体系也是其实力的证明。
我发现很多车友比较关注动力电池的单体生产商,而不是很关注电池总成生产商。
图中箭头所示红框圈出来的部分就是电池单体。而电池总成则包括电池单体(也叫电芯)、电池管理系统(BMS)、外壳支架、安全防护系统、热管理系统(图中蓝色的部件)以及高低压线束等。用个不太贴切的比喻,电池单体好比是未加工的蔬菜,而电池系统则是炒好的菜肴。很多车友往往只关心电池单体,而忽略了电池系统的重要性。
以磷酸铁锂所面临的比较突出的电池均衡性问题举例,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跟电池单体的生产一致性有关;另外也跟电池总成的BMS的SOC预估算法紧密相关。此外电池总成的热管理系统也会极大影响电池的常规使用的寿命(电池需要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过冷过热都不行),而安全防护系统的作用则是在极端情况下尽可能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前边提到供应电池单体(蔬菜)的是正力新能,那么谁是炒动力电池总成这盘菜的“大厨”呢?零跑B10动力电池总成的“大厨”是凌骁能源。
这家公司的简介如下: 浙江凌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凌骁能源”)是零跑汽车旗下专注于新能源电池及储能技术的核心子公司,前身为零跑汽车电池产品线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已全额到位,总部在杭州钱塘区,并在浙江武义、湖州、绍兴、永康等地设立子公司以及生产基地。
也就是说零跑自己从正力购买了电池单体,再由自己的子公司组装成电池总成。这也跟零跑一直宣传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路线相吻合,毕竟只有自己做电池总成,才能更好地将电池系统与车身进行匹配。作为坚持技术自研的零跑,从2016 年 6 月,零跑S01第一台动力电池系研发成功,到现在已近9年的时间,积累了不少电池总成的设计、制造经验。2022年,零跑在业内较早地推出了ctc(Cell-to-Chassis)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B10车型则升级到了CTC 2.0 plus。说明这个“大厨”的炒菜水平还是挺高的。
动力电池单体目前的市场是两超(宁德、比亚迪)多强的格局,B10的电池单体虽然不是一线品牌的,但用的也是供货量较大,质量较为稳定的二线品牌,个别车友所谓杂牌电池的结论并不成立。并且即便是一线品牌的电池单体,内部也有产品序列的划分,技术上的含金量和质量等级也存在很明显差异。从整车厂的角度分析,如果是打造一款10万级别的纯电车,选购二线品牌的电池单体能够大大减少品牌溢价,可以把更多的预算放在质量跟性能参数提升上,是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电池总成是个很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电池单体(也叫电芯)、电池管理系统(BMS)、外壳支架、安全防护系统、热管理系统等的协调配合。就像一个厨师如果厨艺不行,就算给他再好的食材也没法做出美味的菜肴来。用户选购车辆的时候,不能只看电芯品牌,还要关注电池系统的集成水平。当然要比较电池系统的优劣,有一定的认知门槛。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去看看该整车厂的电池系统有没再次出现过批量性的质量上的问题,比如安全方面的召回,续航里程的不正常衰减等。
整车厂作为电动汽车安全及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他们都会给动力电池系统设定质量和性能的内控标准。只要车企的设计研发能力够强(不是通过逆向工程来抄袭仿制)内部不发生腐败(为了个人利益牺牲品牌长远发展),出现质量上的问题的概率较小。另外车辆上市需要经过相关机构的检验和验证,面向海外市场的出口车型的验证会更加严格。B10作为全球化的车型,如果零跑采用一致的产品品质衡量准则,那质量是可以完全放心的。这也是我订购B10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