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1 来源:星空体育官网入口
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10月22日至23日,2024年武汉市创业十佳大赛暨“创客中国”武汉市决赛举办,精准医疗生物纳米机器人、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控温核“芯”等一批“前沿科技”竞逐赛场,为这场已举办15届的武汉创赛再开新篇。作为“有梦想,到武汉,一起创”系列活动“重头戏”,此次大赛也是武汉市实施中小企业高水平发展“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
以“专注于半导体热电材料及应用”为战略定位,湖北赛格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启动运营。
作为武汉科技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湖北赛格瑞不仅解决了我国光芯片热管理和精准控温技术难题,还走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难一公里”。2021年,企业研发出发电芯片和制冷芯片产品,随即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每年销售额呈倍增趋势。
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是微小空间精准控温的关键器件,在5G通信和无人驾驶等高精尖领域存在广泛而无法替代的应用。
此前,我国芯片封装面临着高强高优值碲化铋材料制备技术难以突破,进而超微型芯片封装受限的困境。湖北赛格瑞全球首创连续热挤压技术和晶圆级封装技术,攻克了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全链条制造技术。“所有核心技术和材料都是我们自己的,没有一点一个环节依赖国外的技术、材料或者零部件。”胡晓明介绍道。
成立短短几年,湖北赛格瑞已与不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达成合作。“我们为腾势汽车豪华MPV车型D9批量供货,与国内光模块头部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同时还是中国原子能所‘氚电池’项目官方合作伙伴。”他透露,项目投产两年已累计创造了4000余万元的营收,获得了6000万元的投资。
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面向心血管领域重大临床需求,尤其是心衰及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领域的创新医疗器械研发。
“‘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全球领跑者’项目集中展示了唯柯医疗自成立以来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全系产品。”唯柯医疗研发总监孙明介绍,它由国产第二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和心房分流器组成。
其中,国产第二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已获得三类注册证上市销售,心房分流器已完成临床入组即将进入注册申报阶段。
“我们研发的纳米膜卵圆孔未闭封堵器采用了全球首创的一体化编织技术,实现了针对中国人群生理结构的设计,并且是全球唯一获批全型号尺寸规格的器械,覆盖了全年龄段患病人群。”孙明介绍,纳米膜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大多数都用在人体未闭合的卵圆孔封堵,具有一体化、无断点编织,双盘嵌入式、左盘无铆,纳米膜涂层和全型号尺寸规格等创新点。
“唯柯医疗已经在北京、上海、苏州成立了分公司,以加速公司的各项业务进程,未来我们将努力成为中国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的领跑者。”他表示。
“包括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滑坡监测点、应急管理部湖北孝感滑坡监测点、江西赣州国家实验区滑坡监测点等在内的试点监测试验均运行稳定,数据准确。”湖北通达数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泽光介绍道。
通达数科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聚焦北斗创新应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及AI数据集成分析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面向地质灾害、水文水利、交通安全、矿山安全监测预警等诸多领域,提供安全监测设备、预警服务、治理工程设计和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数据服务。
企业首次将北斗技术与毫米波雷达技术进行结合,持续攻关波形设计、干扰抑制算法以及北斗雷达融合算法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出北斗雷达智能监测预警装备,创新解决高陡边坡、大型滑坡长期连续实时监测的难题,成功填补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空白。
北斗雷达监测设备不仅适用于地质灾害监测,还能大范围的应用于桥梁拉索、大跨度钢结构变形监测、隧道收敛变形监测等场景。这些设备以其广泛的监测范围、高精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为各行业提供了可靠的监测解决方案。
姜泽光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确定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算力需求迅速增加,算力和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质量已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的条件之一。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2020年,武汉长江计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专门从事国产化计算产品的营销、研发、生产和服务。
长江计算AI研发总监宋梦介绍,公司采用异构算力资源池化、算力调度等有关技术,实现了算力利用率的大幅提升。
长江计算还率先掌握了算网存协同的超大异构集群构建方法和AI全液冷方案,为各行各业持续提供绿色节能的高性能算力资源。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全栈国产化技术确保了算力基础软硬件的自主创新,为国家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企业自主研发了绿色节能的多样性算力产品,涵盖通用计算、智能计算、高性能计算、边缘计算,能够很好的满足通信、金融、数字政府、互联网、电力、交通、制造等行业的算力需求,同时构建了AI全栈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应用落地。
宋梦表示,未来长江计算在算力层面将专注于自主研发全国产化的更高性能、更加节能的算力产品,在AI软件层面,则重点打造场景大模型落地及服务器异构集群管理平台的创新应用。
近年来,AI发展势头迅猛,对AI芯片的性能、功耗和成本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目前公司已实现自主研发、批量出货,并陆续接到多个订单,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武汉芯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万先进介绍,企业于一年前成立,产品主要涵盖超精密半导体芯片加工设施及耗材,“这一些产品主要使用在于三维堆叠、先进封装、AI和三代半导体等工艺环节,为武汉半导体芯片产业补链”。
去年底,芯丰精密成功研发了一款12英寸超精密晶圆环切设备。该设备是国内首台(套)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还打破了国际垄断和技术壁垒,开启了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的新篇章。
该设备采用高度智能化“控制—自反馈”技术,实现了对晶圆边缘的微米级超精密加工,全面兼容8英寸及12英寸晶圆,可满足最先进的全自动半导体产线及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工艺需求。目前此款机型已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出货量,在客户端稳定量产超10万片晶圆,公司其他机型也累计出货量超20台,订单数超30台。
“选择落户武汉主要是看重武汉的技术产业链、交通以及营商环境等区位优势。”他表示,公司在落地投产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们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万先进表示,目前企业已获得A轮融资,正在进行B轮融资,会促进拓展市场,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不仅能提供陪伴、全天候照料服务,人形机器人还能够直接进行健康监测,老人通过人机对话向机器人寻求帮助,还能呼叫紧急服务或通知共同生活的亲属。”武汉万睿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晗介绍,企业自主开发的一款服务型仿生人形机器人“荆楚一号”已实现手、眼、脑软硬件模块的设计研发,“正在组装、调试,最快今年底将会有一台到汉,明年开始生产”。
创办于北京的万睿科技去年10月落户武汉,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致力于构建一个让未来AI更温情的综合性产品体系。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手脑协调系统是机器人自主性和灵活性的核心指标之一。“‘荆楚一号’人形机器人将首先应用于养老陪伴领域,通过多模态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面、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未来,还将在工业制造、灾害救援等领域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冯晗表示,万睿科技打造的AIGC多模态应用系统及人形机器人行为矩阵与生态赋能平台ANCIENT α,集成了前沿的具身智能技术,旨在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高度智能化服务。
“首台人形机器人‘荆楚一号’即将来到武汉市民身边。我们大家都希望,凭借企业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这款机器人能在养老服务领域带来开创性的表现。”冯晗表示。
“口服生物创新药开发平台全球首次突破了口服蛋白药物在消化系统中被降解破坏的难题,开发出了‘耐热、耐酸、耐消化酶’的口服重组蛋白药物,所有技术均为原创,超越了全球同行。”武汉康复得泌尿结石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青山表示,团队基于合成生物学与蛋白质进化技术,成功打造了国际前沿的重组蛋白药物研发与生产平台。
14年来,康复得始终致力于口服酶类新药平台研发技术,已突破关键技术,管线多个临床需求未满足的大病。目前,企业已建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耐酸、耐蛋白酶降解的口服重组蛋白药物技术平台,并开发出系列新药。
李青山介绍,团队开发的继发性高草酸尿症新药TRA16是全球唯一在临床试验的药物,目前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已有60多位患者入组试验。尽管数据尚且还没揭盲,但已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其对患者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
“每年,数千万患者因结石发作而遭受剧烈疼痛。我们的新药有望显著减轻这种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李青山表示,公司已完成两轮融资共计84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康复得将继续推进首发适应症高草酸尿症的临床工作,同时推进融石药物的临床进展,争取在未来几年每年都有一款创新药物上市或者推向临床。
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心脏”。经过经常使用后,其性能会逐渐衰减,导致续航能力显著下降。这种“力不从心”的电池,是否还具备剩余价值?
“我们团队聚焦退役动力蓄电池高值资源化利用关键研发技术,针对退役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中的梯次利用重要环节,开发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梯次产品。”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骆凡给出了答案。
为解决退役动力蓄电池种类非常之多、规格不一、性能一致性差、缺乏快速分级分类体系等问题,企业研发了柔性、快速、高精度的无损害地进行检测与诊断分级技术,将电池检测时间由4—6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精度达97%以上。
“我们针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全链条体系不成熟的问题,开发了高兼容性的快速无损检测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检测成本较现有国内市场主流工艺检测分级成本下降73.91%。”骆凡表示,目前,梯次利用电池包得到普遍应用,开发的产品有低速电动车、工程机械电源、备用电源、储能电站等,并在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企业得到充分认证。此外,高空作业平台产品市场占有率23.5%,产品安全性、稳定性强,质量优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随着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等各环节应用软件从客户端向云端和网页化的转变,在云端对机械和电子科技类产品的二三维工程图的可视化浏览,既是一个迫切需求,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核心问题。”武汉天喻软件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刘云华谈道。
天喻软件是一家专业数字化设计软件提供商,成立于2002年,依托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为中国制造公司可以提供信息化及协同管理、数字化设计、数据安全等支撑软件和工程咨询服务。
天喻三维可视化软件是一款产品全生命周期三维可视化应用的软件,核心技术包括模型轻量化、跨平台支持功能。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个行业,帮企业实现产品创新和流程优化。
“针对复杂产品对网页端二三维可视化需求,我们研发出一款云端二三维可视化引擎。”刘云华介绍,该产品突破超大规模三维模型在网页端显示的瓶颈,解决了复杂机电产品中的大模型在三维装配工艺、三维交互式电子图册中的应用问题。
刘云华表示,下一步,企业将聚焦研发技术与产品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并积极拓展市场,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以实现业务的迅速增加。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